所在位置:鬼事集 > 民间异闻 > 浏览文章

朱掌柜的诅咒米行:邪术夺命,父子反目之谜

2024/12/19 16:18:08 作者:鬼事集 来源:鬼事集故事网 民间异闻已有8鬼友看过
早年石火码头五家米行倒闭,唯朱掌柜的朱记独存。朱掌柜朱高启年寿不长,其子朱正风寻医问药无果。后遇老道,发现朱高启被厌胜之术反噬,终因病逝。朱正风发现父亲曾习得此术,为害同行,自损寿元。

早年间,石火码头有五家米行,供给全郡县民。本来,五家店生意都差不多,可仅仅五年功夫,都相继倒闭,只有一家外来的朱姓掌柜站住了脚,垄断县郡米粮买卖。后来还有其它商人想涉足这行,可惜都蚀了本。于是乎,县民有句俚语,叫做“流水的买卖,铁打的朱记,”这里的朱记便是朱掌柜的米行。

朱掌柜叫朱高启,十年时间,也由风华正茂变成了个糟老头子,单看外表,绝对猜不对他刚近不惑之年。又街谈巷议,说这朱掌柜财气过旺,影响了寿元,私下地大家都说他活不过五十岁。

朱高启平日颇重养生滋补,饶是每日拿参汤燕窝当饭吃,这身体还是日益亏虚,竟然到了走两步都气喘吁吁的地步,名医请了不少,却都不晓得所患何病,只探得朱掌柜的脉细无力,明显体损血亏。

朱高启却有一子,叫朱正风,甚为孝顺。见父亲病情日益严重,便外出寻良医奇士,希望能得到解法,半年过去,找到的净是骗吃诳钱之徒,朱正风并不气馁,继续在周边县郡寻觅。

一日,路过一处道观,暴雨忽至,朱正风观中避雨,那观主老道瞧他气宇轩昂,不似俗子,眉间却郁气重重,吩咐道童烧茶泡茗,款待客人。

三言两语,问出实情。

观主搬出个棋盘,洒上白沙,手指在沙盘上推演一番,安慰道:“自古医道不分家,我瞧你眉间有煞气凝聚,又用沙盘推算,你父亲的病,似是厌胜之术造成的,连带着影响了你的体气。”

厌胜之术,祈福禳灾,诅咒害人都算是。

朱正风闻言,讶道:“家父乃是生意人,仙长说他被厌胜之术所害,确有可能,以前我们都把这归咎于病患,哪曾往这方面想过!”欠身深施一礼,求观主出山,救父亲性命。

观主点头道,“世事随缘,今日我们碰到,也是缘份使然,令尊所患已久,等雨停了,我们就动身。”

到了未时,大雨停歇,一道一俗下山,镇口租了辆马车,急急赶往朱家。

哪知刚到郡境,一向驯良的马儿忽地跪倒,不服鞭策,怎么打也无济于事,马夫骂骂咧咧,老道士阻道:“一切随缘。”

朱正风讫了马车费,乘水路赶往火石码头。

天不作美,又下起大暴雨,两人不得已,在客栈耽搁了一日一夜。

最后,赶到朱家大院,正逢一个丫环飞奔而来,嘴上叫道:“少爷不好了,老爷他刚刚病故了。”

朱正风如遭雷击,冲入父亲卧房,伏尸大恸,父亲走得也恁快了些。

老道士进屋,捻须不语。

朱正风扭回脸道:“仙长,你在观中告诉我,说家父应是被厌胜所害,还请仙长明示,还家父一个公道。”

老道士瞅瞅四周,干咳两声,朱正风会意,示意其他人都出去。

屋里就剩他们两人,老道士这才说道:“我之前说令尊被厌胜所害,方才我观你父亲脸色,发现并非如此简单,他应是被厌胜之术反噬所伤,年久岁深,积秽成疾。”

朱正风皱眉道:“仙长的意思是说,我父亲会厌胜之术?”

老道不吭声,默认了。

朱正风说道:“这怎么可能,家父一向生意为重,哪会此等邪术!”

老道士长叹道:“万物源于气,气动则物易,常人不能察觉,我等有微末修为之人却可看得出来,这房间秽气惨惨,你可搜觅一番,看看有何异物。”

朱正风刚要反驳,却觉手指触到一物,它在枕头下面,是以方才没有觉察到。拿出一瞧,乃是一枚制钱,比一般的铜钱大上五倍有余,一面刻着几个看不懂的字符,另一面阳镌一条鱼,钱中间的方孔将这尾鱼一分为二,铜钱上面还有一柄刀,似要把整个铜钱也斩为两截。

瞧这刀斩鱼钱,似乎在哪见过,朱正风一时想不起。

那老道士“唔”了声,说道:“厌胜钱。”

他告诉朱正风,厌胜之术,须有镇物,才能发挥其效。而镇物面刻的字符图案,可以引来相应的气运。术有正邪,这厌胜镇物于凡人而言,亦有好坏。有的镇物可以吸引清明之气,佑助主家,比如说刻了图案字符的压衣玉物,年尾家家户户贴的桃符。而坏的镇物,则会招来邪秽之气,令主家陷入无穷无尽的祸厄。

这枚厌胜钱,是专门令主家破运的。

听到此处,朱正风忽然一拍额头,道:“我知道在哪里看过这个图案了。”

十年前,朱正风还是个十来岁的孩童,薄暮时分,来到父亲屋里,见父亲正专心致志看一卷书,一手执卷,一手还比划着。朱正风喊道:“爹爹,晚膳好了,小娥姨娘叫了你两次,都被你轰了出去,眼下饭菜都凉了,她不敢进来,只好求我,让我唤你用膳。”

朱高启只有这么一个独子,平时甚爱,闻言放下书,说道:“让她们把饭菜端来,为父要好好钻研这书里的学问,风儿,为我掌灯,为父先出恭,回来继续夜读。”把书卷小心翼翼放在桌上,出了屋。

朱正风心讶不已,来到桌前,盯着书页,想知道这书里到底有什么玄妙,令父亲如此入迷。

却看到两副图,正是如今朱正风手里的厌胜钱模样。

上面的字符画得奇形怪状,朱正风一个都不识得,只觉得这两副图案说不出来的厌恶。他掌了灯,哪想蜡烛后座不稳,烛火倒在书卷上,也不知这书材质是何物,见火即燃,眨眼功夫烧成了灰。

朱正风傻傻地盯着桌上的灰烬。

父亲进屋后,见此情景,捶胸顿足,说好好一本奇书,被不孝子毁了,把朱正风骂了个狗血喷头。这也是朱正风生平第一次被这般臭骂。

父亲语言中透着无限惋惜,说刚刚学会了一种,书就毁了。最后摆手让朱正风出去,自己气呼呼地出了门,饭也不吃,回来的时候,酩酊大醉。

想到这里,朱正风问道:“仙长,此厌胜钱何用?”

老道士眯着眼,解释道,这类厌胜钱,安照一定方位埋在对方门前土里,便可削蔳对方的气运,当然须经年累月,非一朝一夕功夫。如果猜测不假,朱高启这十年来,该是制成了数枚厌胜钱,然后埋置对手店门,招来秽邪污气,破了对方财运,致同行接二连三的倒闭。

有道是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,如果施术者命格不够硬,也会被秽气入侵,久之成疾,似患了病疾一般,体弱形羸。

“当时,幸好你无意中烧了那卷书,不然,若书里的邪门奇术都被令尊习得,怕是早早的抻腿死也。令尊只学会了这一种厌胜术,为自己谋利,用十年光阴,换回了些许的富贵,可惜也因此损尽了寿元,糊涂,糊涂!”

朱正风感慨良多,盯着手掌里这枚崭新的厌胜钱,似是出炉没多久,父亲临死前还想着怎么用此术害人,真是执迷不悟。


故事评价

这个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阴暗面。朱高启作为一位商人,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垄断了市场,他的故事揭示了在追求利益的道路上,有些人会不择手段,甚至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寿命。朱正风孝顺的寻医之旅,展现了亲情的力量,同时也反映出民间信仰与迷信的普遍性。故事中的厌胜之术,象征着古代民间对于神秘力量的崇拜,也暗示了邪术带来的恶果。朱高启的悲剧结局,警示人们应遵循道德规范,不应为了利益而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。整体而言,这个故事引人深思,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,又富含道德寓意,令人回味无穷。
0

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,如有不妥请告知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。

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,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:ra216@qq.com

相关推荐

  • 阴眼

    话说八十年代初期,广东某县一位较有名望的老人去世,家里人专门从香港请了一名道士来为其作法事。为什么舍近求远,去香港请道士?主要是文革刚过不久,大陆的佛家道家...
    民间异闻 2022-04-14 118
  • 智斗县太爷

    清末,河北永年县新来了一个县太爷,名叫吴其友。上任后,他把自己的父母接到永年,想让二老享享清福,可没料到半个月后,在一天之内,两个老人前后脚地驾鹤西去。 吴其...
    民间异闻 2022-02-08 37
  • 万仙府

    (1)民国七年,地安门大街的街北有家古玩店,名字叫清合轩。掌柜的姓方,原本是卖布的,一来二去,看清了这里的门道,改行做起了古玩生意。这条街上做生意,收的东西十之...
    民间异闻 2024-01-15 3
  • 华阴山骷髅显灵:书生朱远山的惊悚奇遇

    唐末书生朱远山,因科举不中,登山散心时误入绝路,遇到一具千年骷髅,原是道人化身,因报恩而助他逃脱追捕。朱远山随骷髅习得道术,后官至尚书,为民请命,晚年见证道人...
    民间异闻 2024-12-16 1
  • 真有这么巧

    话说那一天,明太祖朱元璋和刘伯温二人到民间微服私访。 君臣二人东游西逛不觉来到徽州府歙县地带,忽听后面锣鼓喧天,人声噪杂。 二人忍不住回头看,但见大道上一群...
    民间异闻 2022-02-05 33
发布评论
收藏文章
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,是否删除
取消
确定
图片正在上传,请稍后...
评论内容为空!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