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在位置:鬼事集 > 民间异闻 > 浏览文章

勾魂牌背后的诅咒:王永仲的生死簿之谜

2024年05月30日 作者:鬼怪屋 来源:鬼怪屋故事网 民间异闻已有15鬼友看过
建安县青年王永仲,因母病重,前往关帝庙祈福。祈福时被两差役拘捕,言其阳寿已尽,即将带他到阎王殿受审。关帝力保王永仲,怒斥阎君对王永仲寿命有误判。经查实,判官徇私作弊,擅自修改生死簿,使王永仲减寿,幸得关帝过问,阎君重惩判官,并增寿王永仲十年,全家得享天伦之乐。

建安县永宁庄有一个叫王永仲的青年人,他幼年丧父,是寡母苦熬岁月把他抚养成人,后来又给他娶了媳妇。小两口恩恩爱爱,现在小儿子已经七岁了。夫妻俩对老娘百般孝顺,日子虽然贫苦,但一家四口却是欢欢乐乐。这年的冬季,王永仲的老娘得了重病,王永仲到处为老娘求医买药,但母亲的病却终不见好转。后来,王永仲听人说南台镇外的的关帝庙很灵验,凡有灾难者去关帝庙祈求关圣帝君护佑,便可禳灾除祸。这天,王永仲准备了供品便来到关帝庙为老娘祈祷。王永仲焚香摆上供品后,跪在红面长髯身着绿袍的关老爷塑像前一边叩头—边祷告,虔诚地祈求关老爷保佑老母亲早日康复。祈祷完毕,王永仲正欲起身离去,突然从外面进来两个面目狰狞的差役,见了王永仲不容分说便把王永仲推倒在地,将一条锁链锁住他的脖颈,一拉一推地向庙外走去。王永仲吓得浑身颤栗,却又不知犯了何罪。就在这时候只见那天武神威的关老爷从座上走了下来,对二差役道:“二位上差为何抓人?”一名差役回道:“乞禀大帝,我们乃是阴曹公差,此人阳寿已尽,我们奉命前来将其阴魂带到阎王殿前受审……”那差役说罢从身上取出“勾魂牌”让关老爷:“请大帝检验。”关老爷接过来一看,两条卧蚕眉立刻倒竖起来,对两位差役道:“此人心善守规从未作恶,又是一位孝子,其母重病在床,他死后抛下老母、妻子和幼儿,岂不是毁了这一家?阎君如此判定生死实欠公允,况且这勾魂牌上的名字似有错讹……本帝君要随上差亲见阎君问个明白!”

二鬼差想,这关圣帝君忠义刚烈,在世时保其大哥刘备打天下,南征北战过五关斩将,英名盖世。死后封为关圣帝君、伏魔大帝,斩妖除魔仁佑大千,名贯三界,他们两个小小的鬼差怎敢惹这位尊神?于是,便答应带领关老爷同往。

两个鬼差锁着王永仲前行关帝随后,来到阎罗殿外,一鬼卒进去通禀。阎君听说关圣帝君驾到,欠身离坐将关帝迎进殿内。各自落座后阎君道:“不知关圣驾临地府来有何见教?”关帝说:“今有善男王永仲到我殿内为其久病老娘祈祷,不想被两位阴差锁拿,并示勾魂牌让本帝君验看,我见那勾魂牌上名字似有可疑,故前来向冥主请教……”

阎君当即命鬼差将勾魂牌呈上,阎君仔细看了一遍,然后对关帝说:“此牌乃冥府锁拿阳寿已尽之人的凭证,并非虚假。”

关帝道:"请冥主仔细看看,这‘王’字不像原笔,似有涂改,请冥主命判官拿来《生死簿》核查,以辨正、误……"

听关帝这么一说,阎君又将勾魂牌上的名字仔细看了一遍,这才发现那“王”字的一竖下面隐约有“提勾”的痕迹,便命鬼卒唤来判官。判官来至阎王殿前,阎君道:“今关圣帝君前来察看王永仲寿限一事,你速将《生死簿》呈上来,本王要亲自查阅。”

判官将《生死簿》呈给阎君,阎君按姓氏部首查到“王”姓分册,又查到建安县永宁庄“王永仲”的名字。条目下对其出生年月记载详尽,并清楚标明其寿限为三十二岁,但那“三”字的笔画很粗,与其名“永仲”二字不甚和谐。阎君仔细看了一阵后,不免心中生疑惑,联想到“勾魂牌”上的“王”字一竖的“勾”痕,觉得这里面可能有人做了手脚……于是,阎君便一脸严肃地对于判官道:“你身为阴司判吏,掌管世人生死,这勾魂牌与《生死簿》上均有涂痕,要你清楚讲来。”判官一听,脸色倏地变得煞白,扑通跪倒在阎君面前战战兢兢地说:“小吏罪该万死,请冥主开恩吧……”

原来这位判官前世是一位书生,姓于名化成,乃饱学之士,但多次科考均名落孙山,年老时贫病交加,抑郁而死。阎君怜他才学出众却终生不得志,便留下做了阴司簿吏。因他文才出众,为阴司拟文告十分得体,深得阎君赏识,后来便将其擢升为判官。这次鬼卒捉拿的寿终之人本来是一个叫“于永仲”的人,而这个于仲永正是于判官大哥的独苗孙子!于永仲生性顽劣,吃喝嫖赌无所不为,《生死簿》上标明他的寿命是二十八岁。但于判官不忍心大哥的后代早夭断了香烟,便想利用职权之便延长这个族孙的寿命。恰好同乡中有个叫“王永仲”的人,《生死簿》上标明王永仲的寿命是六十二岁。于判官看了两个人的姓名,这“于”、“王”两个姓氏仅差一“横”。于是,便偷偷地将勾魂牌上的“于”字下面加了一横,使该死的“于永仲”就变成了“王永仲”。又将《生死簿》上于永仲寿限二十八岁的“二”字添了一竖稍带一勾,成了“七”字。这样,于永仲的寿限就变成“七十八”岁了。同时又将王永仲的寿命六十二岁“六”字的上一“点”和下面的左右两“点”用加粗笔划的办法涂改成“三”字,使其寿命变成了“三十二”岁。也是事有巧合,于判官做得天衣无缝。可是,那隐隐的涂痕却留下了后患。也是王永仲孝心感动了关圣帝君,亲自过问此事,使这桩寿命作弊案得以真相大白。阎君冲发冲冠虬髯乍起,指着于判官厉声喝斥道:“本王待你甚厚,你身为判吏,理应秉公执法,可是你却不思报效,竟不顾阴司铁律徇私作弊,执法犯法,岂能容得!鬼卒们,捋下他的冠带,重责百杖,发往十八层地狱受罪!”

惩治了于判官后,阎君根据王永仲的孝行给其增寿十年,命鬼卒护送还阳,其老母的疾病也不日痊愈,全家人过上了欢乐美满的日子。

故事评价

这是一个既富有人情味又深具教育意义的鬼故事。作者巧妙地将真实与虚构交织,构建了一个既符合逻辑又充满戏剧性的情节,使得整个故事既扣人心弦又发人深省。在情节设计上,作者巧妙地利用了关公的形象和阎罗王的权威,使得王永仲的冤屈得以伸张。关公的形象在这里不仅是忠义的象征,更是正义和公正的化身,他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故事的发展,更让读者感受到了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力量。而阎罗王的形象则体现了生死的严肃性和公正性,他的决断不仅是对王永仲的公正裁决,更是对世间所有善良之人的保护。在氛围营造上,作者通过对关帝庙、阎罗殿等场景的描绘,以及对王永仲及其家人生活细节的刻画,成功地营造出了紧张、神秘而又充满人情味的氛围。这种氛围不仅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,更让读者在紧张刺激的情节中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善良。在角色塑造上,王永仲的形象鲜明,他的孝顺、善良和坚韧不拔的性格特点让读者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敬意。而于判官的形象则充满了讽刺意味,他的行为不仅暴露了自己的贪婪和自私,更让读者看到了权力滥用和徇私舞弊的恶果。总的来说,这个故事不仅是一个扣人心弦的鬼故事,更是一个充满教育意义的故事。它告诉我们,善良和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和不公,而孝顺和爱心则是我们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。在这个故事中,我们不仅看到了人性的光明面,更看到了人性的阴暗面,从而更加珍惜和坚持自己的善良和正义。

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,如有不妥请告知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。

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,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:ra216@qq.com

相关推荐

  • 悲从何来

    悲从何来 古时有一个大财主,吃斋念佛多年,50岁方得一子,视为掌上明珠。 儿子渐大,财主发现儿子只会笑,不会哭。财主想尽镑种办法,夺他东西,不哭;骂他,不哭;打他,不...
    民间异闻 2022-01-20 7688
  • 魂飞魄散

    常听人说三魂七魄,那么魂和魄是同样的东西吗?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?也许接下的故事会给你一些解释。话说在江西南昌,有这么两位书生,一起在北兰寺读书。其中一位年...
    民间异闻 2022-04-20 104
  • 醉酒奇遇:清朝酒鬼与神秘酒孩儿的惊魂之旅

    在清朝德州,秦不醉因酒量惊人而家破人散。某日,他在酒馆巧遇身世神秘的酒孩小五,小五自述兄弟六人皆酒量不同,秦不醉遂带其回家。秦不醉发现小五竟能不醉地喝下数...
    民间异闻 2024-06-08 6
  • 阎王爷的怪病与神医的诡计

    这个故事讲述了阎王爷在清明节后因消化不良而生病,阴曹地府的医生无法治愈他,于是派出两个小鬼到阳间寻找医生。他们根据阎王的建议,找到了门前只有一个冤魂的神医...
    民间异闻 2024-04-15 5
  • 长白山传说:黄鼬的诡异附体

    这个故事讲述了长白山地区关于黄鼬“迷人附体”的民间传说。一位女学生在课堂上突然失常,班主任老师通过寻找并驱赶黄鼬使其恢复正常。另一个事例中,一位猎人的妻...
    民间异闻 2024-03-16 7
发布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