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在位置:鬼事集 > 民间异闻 > 浏览文章

剃头匠失手成名医

2022年01月24日 作者:鬼怪屋 来源:鬼怪屋故事网 民间异闻
清朝年间,邓州城里有个五十多岁的剃头匠,名叫张宗顺,此人自小投师学艺,尽得师父真传,加之他聪慧伶俐,刻苦钻研,而立之年便在城里小有名气。几十年过去,他的剃头手艺日臻精湛,刀法娴熟,炉火纯青,特别是他操刀刮胡子那一手漂亮活儿,更令人拍手叫绝,不但让人觉得是一种心旷神怡的享受,而且就连满脸硬茬子的络腮胡顾客,都感到惬意非常,再加上张宗顺每每在给客人剃头刮脸之后,还给人家掏掏耳屎,捶捶肩窝,按摩腰眼,那真叫人爽之又爽,舒坦不已。因此,一年四季他都是个大忙人,活路应接不暇,甚至连地方上一些达官贵人绅

清朝年间,邓州城里有个五十多岁的剃头匠,名叫张宗顺,此人自小投师学艺,尽得师父真传,加之他聪慧伶俐,刻苦钻研,而立之年便在城里小有名气。几十年过去,他的剃头手艺日臻精湛,刀法娴熟,炉火纯青,特别是他操刀刮胡子那一手漂亮活儿,更令人拍手叫绝,不但让人觉得是一种心旷神怡的享受,而且就连满脸硬茬子的络腮胡顾客,都感到惬意非常,再加上张宗顺每每在给客人剃头刮脸之后,还给人家掏掏耳屎,捶捶肩窝,按摩腰眼,那真叫人爽之又爽,舒坦不已。因此,一年四季他都是个大忙人,活路应接不暇,甚至连地方上一些达官贵人绅士名流,都不惜屈尊放下架子,亲自登门光顾。

且说这天早上,张宗顺刚刚下掉铺板门,外面就涌进来四五个老顾客,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,自觉地坐在板凳上等候。张宗顺吩咐徒弟给他们一一端上茶水后,满脸堆笑地问:“今天哪位爷先来?”坐在板凳头起的老赵头当仁不让地走过来,坐上了理发椅子。张宗顺拿起白生生的围裙“啪啪”一抖,便搭在了老赵头身上,刚要端起黄铜洗脸盆给他洗头润发,忽见老赵头猛地跳起身离开座位,三两下子扯掉了身上的围裙,毕恭毕敬地站立一旁,其他几个坐在板凳上的顾客也“刷”地站起身,垂手而立,张宗顺奇怪地转过身,就见门口走进来两个人,一个是本州父母官李大人,一个是陌生的中年汉子。李大人进得门来,不等张宗顺开口问候,就开门见山道:“张师傅,今天我给你领来一位贵客。”接着,他介绍说,“这位是京城的一位王爷,公干到此,王爷听说张师傅剃头手艺是本地一绝,特来见识一下,你可要小心给王爷伺候好了,本官有赏!”张宗顺一听说是王爷驾临,顿时心中一紧,这可不是一位好伺候的主儿,万一手头上有个闪失,砸了招牌封店铺是小事,弄不好连吃饭的家伙就得搬家!惊慌之余,张宗顺连忙躬身抱拳,拱手施礼,将王爷扶上座位,并叫徒弟从里间房屋拿出一副新围裙,搭在王爷身上。

一切准备停当后,张宗顺这才敢抬头正眼看王爷的尊容。岂知他不看还好,这一看,又使张宗顺禁不住倒吸一口冷气。咋?这位王爷长得倒是相貌堂堂,浓眉大眼,只是他的那颗脑袋与常人不同,说圆不圆,说扁不扁,说光不光,说凹不凹,就像是河滩上的料礓石似的,反正不是一颗好剃的头。另外还有王爷右边的那只眼睛,让人看了也心惊胆战,眼珠子歪斜不正,黑的少白的多,嘴角还几乎被拉到了右耳朵上,半张脸不时地微微抖动,显然,这是一副面部中风留下来的后遗症。对于这样的顾客,张宗顺也曾经遇到过一些,没少练过手,所以剃头的活路,对他来说并不算是什么难事,难就难在刮胡子这道工序上,要是一刀不慎,就会将人家的脸皮刮破,因此,干这种活时必须小心谨慎,方能万无一失。好在张宗顺艺高人胆大,只见他凝神屏气,推、理、梳、剪,不消半袋烟工夫,就把王爷这一颗难剃的头,侍弄得有模有样。

接着,张宗顺把一个干净的毛巾扔到热水中浸泡片刻,然后贴敷在王爷脸上,趁这当儿,他将剃刀在黑糊糊的荡刀布上“噌……”来回磨了十几下,揭开毛巾开始下刀刮脸。不料就在这时,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,张宗顺的剃刀刀刃刚刚接触到王爷的脸皮,王爷却不由自主地猛一抖动,张宗顺顿时惊得心慌意乱,手一哆嗦,竟刃走偏锋,生生在王爷的右耳朵后边割开了一个二指多长的大口子!只听王爷“啊”地一声惨叫,头一歪,就昏迷过去了。这一下非同小可,不仅张宗顺吓得面如土色,当即跪地频频叩头,就连李大人也吓得魂不附体,一个劲斥责张宗顺:“你是怎么搞的,不想要脖子上的六斤四两啦!”此时的张宗顺也被吓得迷糊了,竟然不知如何是好。还是他徒弟脑瓜机灵,连忙端来一盆加入细盐的清水,给王爷清洗伤口,哪知道越洗反而越不干净,鲜血越流越多,顷刻间洗脸盆中一片血红,王爷疼得像是杀猪一样号叫不已,李大人站在一旁急得直搓手。这工夫,张宗顺有点清醒过来了,他急中生智,跑到灶火间里,伸手从锅底抠出一把黑糊糊的烟灰,按到王爷的伤口上。说也奇怪,这黑糊糊的锅底灰往王爷伤口上一按,倒真的很快就止住了流血,不过王爷还是疼得忍不住发出“唏唏溜溜”的呻吟声。

张宗顺见王爷稍微好了些,便又“扑通”跪到他跟前,头磕得就像是捣蒜一般。好在这位王爷是个善良之辈,他挥了挥手,说:“算了,算了,你也不是故意的嘛,以后干活时小心一些就是了!”李大人见王爷没有怪罪张宗顺,便也卖了个顺水人情:“王爷大人大量,不追究你,你还不赶快谢谢王爷?”张宗顺这才连声道谢,之后战战兢兢地从地上爬了起来。又过了一会儿,王爷觉得不太疼了,就与李大人一起走了。直到王爷走后两个时辰,张宗顺还是满身冷汗未干。事情就这样过去了,可是张宗顺只要一掂起剃刀,仍然心有余悸,生怕再出现这样偏差,让自己的声誉毁誉一旦,所以干活的时候就格外的细心。

转眼几天过去了。这天早上,张宗顺的店铺刚刚开门,就见一个衙役打扮的人走进门来,对张宗顺拱手一礼,然后说:“张师傅,小人奉李大人之命,请你去衙门一趟。”张宗顺一听,心想不妙,定是王爷那事出麻烦了,唉!是福跑不掉,是祸躲不过,伸头缩头都是一刀,咱小小一介草民,此时只能听凭人家宰割了,再说祸事是自己闯出来的,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敢做敢当,去就去,大不了就是掉脑袋嘛!

张宗顺来到州衙,却没有被送上公堂,而是被领到了客厅。他一进门,就见李大人满脸是笑地迎上前来,热情地拉着他坐下,说:“张师傅,你可是为本官长脸啦,本官一定要好好地犒赏你。”张宗顺莫名其妙,迷茫地看着李大人,不敢接话茬。这时,只见客厅里头传出一个人的声音,说:“不但你要犒赏张师傅,本王爷也要给予重赏!”随着话音,侧门处走出一个人来,张宗顺一瞧,这不是王爷吗?就连忙下跪叩头。王爷一边说着“免礼,免礼!”一边亲自上前扶起张宗顺。张宗顺起身致谢后,就想看看王爷耳朵后边的伤口怎么样了,哪知抬头一看,把他惊了个目瞪口呆,王爷的右眼珠子不斜视了,嘴巴也不往右耳朵那边歪扭了,脸皮更不颤抖了,跟正常人一模一样!这下子张宗顺傻眼了,难道前几天王爷是拿自己寻开心,故意装中风捉弄自己的?王爷仿佛看透了他心思,哈哈笑着,口齿清晰地说:“张师傅,别再猜疑什么了,我真的是中风两年多了,御医们都没有治好我这个后遗症,没想到被你这一刀给矫正过来了,你说我能不重重地犒赏你吗?”张宗顺老老实实地说:“王爷,小人根本不懂什么医术,没有治病的手段,这一刀确实是歪打正着,王爷您不治小人的罪就算福气了,哪里还敢要王爷犒赏啊。”王爷亲手给张宗顺封了五十两银子之后,又叫人拿出来一块长五尺宽三尺的木制匾额,手握狼毫,凝神敛气“刷……”写下了四个金色大字——神刀一绝。张宗顺伸头一瞧,落款竟是载沣。

且说张宗顺接受了王爷和李大人的赏银,抱上匾额回家之后,却没有敢将匾额挂到门楣之上,为什么?因为他知道自己这次失手惹祸又因祸得福,真的是瞎猫碰上了死老鼠,医术岂能是这样简单这么容易的?可是话再说回来,王爷亲赐的匾额,要是不往外挂,王爷会不会怪罪自己呢?也是事有凑巧,就在张宗顺左右为难的时候,他老家里托人捎来口信,说他哥哥中风了。张宗顺连忙回到老家,仔细一看,哥哥左边已经半身不遂,但是面部的症状居然与王爷一模一样,眼珠乜斜,嘴巴吊歪,脸部肌肉不停地颤抖。张宗顺犹豫再三,终于从身上掏出了刮胡子刀,按照当时割破王爷耳后的部位在哥哥耳后下了刀,流血后,他又用盐水将伤口清洗一遍,按上锅底灰,然后坐在一旁,静静地观察事态变化。第一天第二天没见有什么反应,第三天早上,张宗顺还没有起床,嫂子就在堂屋里咋咋呼呼地叫了起来:“二弟,你快来看,你哥哥他……”张宗顺以为哥哥出现了什么不良反应,心里“咚……”地直敲鼓,跑到哥哥跟前一瞅,顿时一块石头落了地,原来哥哥扭曲的的脸和歪斜的眼睛嘴巴,全部回归了原位,但瘫痪的半边身子却依然如故!尽避未能全部治愈,仅这面部成功的试验,就足以让张宗顺惊喜不已!张宗顺对于这样的治疗方法思来想去,说不上来是什么道理,于是决定耐心地等待机会,再做一次试验,如果再次成功,那么就可以大胆地用于实践,为病人解除痛苦了。说着说着,机会就又来了,张宗顺的嫂子是属于农村那种心直口快的婆娘,她把小叔子治好丈夫面部中风的神奇事儿在外边一说,很快就传播开来,当天下午就有两个病人找上门来要求诊治,张宗顺一一给他们实施了“手术”,三天后两家家属都跑来向他谢恩,说病人的面部嘴、眼全恢复了原状。

几次试验的成功,增加了张宗顺的信心,回城之后,便挂起了王爷亲自手书的那副匾额。刚开始时人们半信半疑,心说,你一个剃头匠发什么神经,竟敢充当起郎中来了,这不是糊弄人吗,可是几个大胆的病人接受过“手术”之后,顿时便使张宗顺在穰城内名声大噪,十里八乡的病患者蜂拥而至,一时应接不暇,好在这个“手术”用时短暂,刀子一割,盐水一洗,锅底灰一按,即可起身走人,所以病人不需等待候诊。就这样,张宗顺“神刀一绝”的名声越传越远,方圆百十里地的病人纷纷上门求治。

俗话说,一招鲜,吃遍天,张宗顺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一个剃头匠,就因为一次意外的失手,却改变了自己的人生。后来,他索性改行从医,专门矫治中风口眼歪斜后遗症,并把他的这个手艺传给了子孙后代。后来,他有一个曾孙子出国留学,进修西医外科,这才弄明白了张宗顺当年歪打正着的原因,是因为刀子割破的部位,正好是一个面部的牵制神经,大凡口眼歪斜的症状,都是由于这根神经的收缩而致,只要割断了这根神经,五官便会恢复原位。至今,他的大多数后裔们还在从事着这个外科手术的职业,但载沣王爷赐予的那块匾额却没再现世,有人猜测说,也许木制匾额因风吹雨淋早就坏掉了,也许是被他的后裔们作为传家之宝珍藏起来了,总之,张宗顺的这个绝招手艺是被继承了下来,但“神刀一绝”的匾额却不知所终。

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,如有不妥请告知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。

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,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:ra216@qq.com

相关推荐

  • 定魂棺

    清末民初,在广西柳州的清阳县城中,有一家专做棺材的铺子,名叫何记寿材。店里的掌柜子何顺昌原本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,家中世代靠农耕为生,织布为业。虽说算不上富...
    民间异闻 2022-05-09 128
  • 清明节的传说

    春秋时期,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,流亡途中,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,又累又饿,再也无力站起来。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,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,随臣介子...
    民间异闻 2022-02-17 52
  • 锔人

    锔碗是旧社会的一种行当,过去百姓人家,打破了碗舍不得扔掉,而是找个锔碗匠,修起来继续使用。锔碗匠坐在小板凳上,膝盖上蒙一块厚布,先用小刷子把要锔的碗碴和坏碗...
    民间异闻 2022-04-14 50
  • 不会算数的女人

    不会算数的女人 金亭镇被鬼子用刺刀划进了“大东亚共荣圈”之内,小镇人都蒙上了“亡国奴”耻辱的陰影。活跃在这小镇外围的棋盘山游击队,遵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,决...
    民间异闻 2022-01-03 48
  • 一幅绣像

    清朝末年,北京有个叫刘补遗的绣师,人品不怎么样,却做得一手好绣活,什么东西到了他手里,都能绣得栩栩如生。 合该刘补遗发迹。据说,冬至这天,侍候慈禧的宫女从刘补...
    民间异闻 2022-01-25 38
发布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