且说「雁营」出战在即,张小辫酒后带动手下哨官们听个说书人「讲古」,讲的是一段《撒豆罗刹江》的说话。
原来那说书老师看出张小辫命数奇特,知道他惹了大祸在身,而且还要连累灵州城裡的军民人等,不分男女老幼,都得跟着一发死个尽绝,就算是鸡犬猫狗也留不来一条,只是此事非同小可,他也不敢直言相告,故此託借昔时的一段故事加以点拨,但说书人讲的事情,与张小辫所遇之事一定是不干系的,只有其中的道理雷同。
所谓「书不在厚,有味则馨;言不在多,有理则重」你要问「说书人」讲的这个理是什么理?他正是想告诉张小辫:「从来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,随你小子如今使尽好汉,早晚有一天宿债相偿,凶神恶鬼必定会找上门来,到时候再忏悔可来不及了。」
可是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,张小辫虽然隐约听出些意思心中也觉得颇不安稳,但他骨子裡认定自已绝非伧夫俗人,荣华富贵、飞黄腾达多是张三爷命中注定所得,哪裡肯信这说书人乱嚼舌头。
张小辫眸子子转了两转,又想生死总有命,富贵都在天,反正张三爷本就是穷光棍一条,无非凭着偷鸡吊狗的手段,勉强度日过活,想来能有今日光景,也合着「否极泰来」之理,天为宝盖地为池,人生活着是混水的鱼,受用一天,就得一天的便宜。
说书老师偷眼相观,见那张小辫依旧是一副全然不以为意的坦然模样,知道对牛弹琴了,心中只是冷笑,抱拳拱手尊诸位:「今日有幸伺候列位爷台一段说话,也算是咱们有缘,咱这说书之人,只不过是凭着耍嘴皮子赢利谋生,无非讲些个***,谈些个异闻,图个好听罢了,天然做不得真,其中如有疏漏怠慢之处,还望官长老爷们海涵,奈何这良辰短暂,美景易逝,再长的故事终有个下场的时候。」说罢他就推说时辰已经不早了,命侍童送客。
雁排李四和孙大麻子等人,更是没听出这段说话的玄机,只顾听个奇怪热闹,虽然未能尽兴,也只索罢了,都称谢道:「老师讲的果是希罕,我等往后定当再来叨教。」当下拱手作别,随着张小辫回到营中。
这些天来暴雨赓续,灵州附近的几处江堤都被冲开了口子,临时间洪水暴涨,淹没了好多村庄道路,巡抚马天锡虽是本省的封疆大吏,但还在官府手中控制的地盘特别很是有限,四周各处多被粤寇攻陷,眼见贼势之盛难以遏制,幸好天降骤雨,引动山洪发作,被大水淹死的贼人不计其数,使得包围灵州城的数万粤寇失了后援,加上粮草供应不上,等到雨停洪落之际,必定撤围。
马天锡看这两天的暴雨小了很多,察形观势,断定太平军一定会临时摒弃攻城,等他们流窜到别处大肆劫掠一番,增补足了粮草兵源,才会再次卷土重来,眼下周围的道路都被洪水破坏,假如没有水师接应,这么多太平军想后撤,只能经过南边的黄天荡。
所以马大人调遣「雁营」趁夜从水门出城,埋伏在太平军的必经之路上,杀他个措手不及,虽然不可能尽数歼灭,至少能重挫粤寇锐气,使其心惊胆战、心存忌惮,短期之内不敢再犯灵州,如许一来官府才能偶然间整理军备,招练新勇,巩固城防。
张小辫看看入夜雨住,就率「雁营」团勇焚起大香,一同拜了猫仙牌位,叩求猫仙爷爷灵验感应,慈悲无边,保右「雁营」旗开得胜,马到成功,随即整装结束,教这近千名团勇,各自背负了火药铅丸,带着抬枪火统,开了城下水门,乘着舢板潜出城去。
此时乌云压顶,四下裡黑得如同锅底,城外到处都是粤寇,雁营不敢用半点***,全仗着雁民们常年在夜晚打猎,目力自是不凡,摸黑把一艘艘舢板划入河道,绕着水路直奔黄天荡而行,真是神也不知,鬼也不觉。
张小辫虽然充做军官,却是半点不懂战阵厮杀之道,好在身边的雁排李四和雁铃儿等人,皆是身经百战之辈,「雁营」盗贼曩昔经常与围剿的官兵厮杀,也同地方上的民团作过战,到后来又打太平军,也不知做过多少杀人放火的勾当,而且黄天荡是「雁营」的老巢,到了其中就能佔尽天时地利,就算太平军有十万之众,也能在荡中杀他小我仰马翻。
舢板行了一夜,到了转天,早已雨住雷收,张小辫等人坐在船头四下打望,但见那寰宇间仍是隐晦无边,水面上漂的一片片全是浮尸,有道是:「人动杀机,物能感知,而天动杀机,人莫能知。」当时天下纷乱,遍地都有杀生害命之举,这也许就是老天爷动了杀念,单是清廷弹压太平天堂这十几年的时间裡,由于灾荒战乱而死的人口,就有将近七千馀万,您数数那时候整个大清国统共才多少人?战事最激烈的这几个省真是十室九空,人烟灭绝,行出数十里,也不见半个活人,即便那些没被洪水吞没的村镇田舍,也多是房倒屋塌,空空荡荡,连鸡呜犬吠声都听不到,各处都是一派死气沉重的气氛。
张小辫做了雁营营官,心下本来极是自满,但在舢板上看到天灾兵祸的大劫之下,满目尽是凄凉影象,忽觉值此乱世,即便真能搬迹了,也难快活受用,便对众人说:「我看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,咱们雁营捨生忘死,拼着性命平寇杀敌,不为别个,只为了早日国泰民安,让天下百姓再不受这离乱之苦。」
雁排李四和孙大麻子、雁铃儿等人闻言齐声称是,心中尽皆歎服,对他信服得五体投地,却不知张小辫心裡正在思量着:「若非是民丰物足的太平盛世,张三爷空有家财万贯,也没处花销享乐,身居高官还得替上下排忧解难,所谓『将军铁甲夜渡关,朝臣待漏五更寒』,如此整日地奔波劳碌耗费心血,那能有什么兴头?」
雁铃儿见张小辫身边有隻黑猫,那黑猫虽是疲懒,却生了两隻黄金眼睛,睥睨之际好生灵动,但此猫只与张小辫一人相熟,从不和旁人接近,她好奇心起,就问道:「三哥,听说你在灵州城做捕盗牌头的时候,活捉潘和尚、白塔真人一干巨寇,全凭城中的猫子暗中相助,可否真有此事?」
张小辫早就故意虚伪些豪杰的物事,此刻被雁铃儿一问,恰是揉到了痒处,便说道:「咱和野猫天生就是有缘,提起灵州城裡那些家猫野猫之事,实是稀罕得紧,怎么个稀罕?真教开天闢地稀得见,从古到今罕得闻,昨天那个说书老师大言不惭,还敢号称什么──褒贬忠奸评善恶,纵横播捭(ㄅㄞˇ)阖论古今,他也不过是能说几套老掉牙的古旧大书罢了,连个老猫能言的说话都不会讲,可恨那厮更是有眼无珠,不识咱们当世的好汉铁汉,他要是肯跟在三爷身边做个师爷,保管他这辈十能见些真世面,单是咱灵州野猫的事蹟,也充足他编几个拿手的段子出来。」
张小辫乘在舢板上随军而行,眼见四野茫茫,还远远未到黄天荡,便顺口许诺,趁机对身边的几小我侃起『猫经』,说是咱们灵州花猫,多为汉代的胡种,最具灵性神通,至少有两百多种名品,非是外埠的通俗猫子可比,别看牠们整天东游西荡只知耍閒,其实这人世间的事情,就没有牠们不晓得的,不仅能够感应吉凶祸福,更有很多奇异能为。
你看那些灵州之猫,无不是两色相间,凡属此类,都擅于调配「猫儿药」,从前的猫仙谭道人,就曾走街串巷,售卖猫儿药济世救人,不知治好了多少疑难杂症,但这猫儿药只有野猫能配,就连谭道人都不知悉数秘方,他虽精通猫道,却也没办法掌握千变万化的猫儿药。
原来在灵州城内外,生长着很多草药,假如哪隻野猫被蛇蝎咬了,或是受了什么别的创伤,牠都会自行去衔来几株药草,混合了服食,用以拔毒疗伤,这就是所谓的「猫儿药」,治起病来万试万灵,但这配方随着季节时令转变,到如今也没人知道野猫们是怎么配药的,那可真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。
张小辫正说到兴头上,雁铃儿等人也都听得入了神,忽听一声「雁哨」响亮,众人心中一懔,情知有变,还以为在途中碰到流寇,却不知来了多少敌人,纷纷在船上举起抬枪,却见从远处的水面漂过来一件物事。
水面上那东西同流合污,起起伏伏愈来愈近,顷刻间离得雁营舢板就只一箭之地了,众人方才看得清楚,却是一隻体形极巨的老狐狸,身上跨着一颗大窝瓜浮水而来,那老狐额前顶着个白斑,乍一看就宛如彷佛是有三隻眼睛,牠挤眉弄眼地骑在瓜瓢上,碰到「雁营」这数十艘舢板和一排排抬枪弓箭,竟然涓滴也不惊慌,直将众人视如无物。
雁营兵勇虽然骁勇善战,却多是迷信鬼神之辈,见这三眼老狐骑着窝瓜渡水,而且不知避人,物性反常,多半是成了精的妖物,见着牠可不是什么好兆头,杀之也恐不祥,所以空举着排枪,谁也不敢脱手击杀。
原来那说书老师看出张小辫命数奇特,知道他惹了大祸在身,而且还要连累灵州城裡的军民人等,不分男女老幼,都得跟着一发死个尽绝,就算是鸡犬猫狗也留不来一条,只是此事非同小可,他也不敢直言相告,故此託借昔时的一段故事加以点拨,但说书人讲的事情,与张小辫所遇之事一定是不干系的,只有其中的道理雷同。
所谓「书不在厚,有味则馨;言不在多,有理则重」你要问「说书人」讲的这个理是什么理?他正是想告诉张小辫:「从来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,随你小子如今使尽好汉,早晚有一天宿债相偿,凶神恶鬼必定会找上门来,到时候再忏悔可来不及了。」
可是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,张小辫虽然隐约听出些意思心中也觉得颇不安稳,但他骨子裡认定自已绝非伧夫俗人,荣华富贵、飞黄腾达多是张三爷命中注定所得,哪裡肯信这说书人乱嚼舌头。
张小辫眸子子转了两转,又想生死总有命,富贵都在天,反正张三爷本就是穷光棍一条,无非凭着偷鸡吊狗的手段,勉强度日过活,想来能有今日光景,也合着「否极泰来」之理,天为宝盖地为池,人生活着是混水的鱼,受用一天,就得一天的便宜。
说书老师偷眼相观,见那张小辫依旧是一副全然不以为意的坦然模样,知道对牛弹琴了,心中只是冷笑,抱拳拱手尊诸位:「今日有幸伺候列位爷台一段说话,也算是咱们有缘,咱这说书之人,只不过是凭着耍嘴皮子赢利谋生,无非讲些个***,谈些个异闻,图个好听罢了,天然做不得真,其中如有疏漏怠慢之处,还望官长老爷们海涵,奈何这良辰短暂,美景易逝,再长的故事终有个下场的时候。」说罢他就推说时辰已经不早了,命侍童送客。
雁排李四和孙大麻子等人,更是没听出这段说话的玄机,只顾听个奇怪热闹,虽然未能尽兴,也只索罢了,都称谢道:「老师讲的果是希罕,我等往后定当再来叨教。」当下拱手作别,随着张小辫回到营中。
这些天来暴雨赓续,灵州附近的几处江堤都被冲开了口子,临时间洪水暴涨,淹没了好多村庄道路,巡抚马天锡虽是本省的封疆大吏,但还在官府手中控制的地盘特别很是有限,四周各处多被粤寇攻陷,眼见贼势之盛难以遏制,幸好天降骤雨,引动山洪发作,被大水淹死的贼人不计其数,使得包围灵州城的数万粤寇失了后援,加上粮草供应不上,等到雨停洪落之际,必定撤围。
马天锡看这两天的暴雨小了很多,察形观势,断定太平军一定会临时摒弃攻城,等他们流窜到别处大肆劫掠一番,增补足了粮草兵源,才会再次卷土重来,眼下周围的道路都被洪水破坏,假如没有水师接应,这么多太平军想后撤,只能经过南边的黄天荡。
所以马大人调遣「雁营」趁夜从水门出城,埋伏在太平军的必经之路上,杀他个措手不及,虽然不可能尽数歼灭,至少能重挫粤寇锐气,使其心惊胆战、心存忌惮,短期之内不敢再犯灵州,如许一来官府才能偶然间整理军备,招练新勇,巩固城防。
张小辫看看入夜雨住,就率「雁营」团勇焚起大香,一同拜了猫仙牌位,叩求猫仙爷爷灵验感应,慈悲无边,保右「雁营」旗开得胜,马到成功,随即整装结束,教这近千名团勇,各自背负了火药铅丸,带着抬枪火统,开了城下水门,乘着舢板潜出城去。
此时乌云压顶,四下裡黑得如同锅底,城外到处都是粤寇,雁营不敢用半点***,全仗着雁民们常年在夜晚打猎,目力自是不凡,摸黑把一艘艘舢板划入河道,绕着水路直奔黄天荡而行,真是神也不知,鬼也不觉。
张小辫虽然充做军官,却是半点不懂战阵厮杀之道,好在身边的雁排李四和雁铃儿等人,皆是身经百战之辈,「雁营」盗贼曩昔经常与围剿的官兵厮杀,也同地方上的民团作过战,到后来又打太平军,也不知做过多少杀人放火的勾当,而且黄天荡是「雁营」的老巢,到了其中就能佔尽天时地利,就算太平军有十万之众,也能在荡中杀他小我仰马翻。
舢板行了一夜,到了转天,早已雨住雷收,张小辫等人坐在船头四下打望,但见那寰宇间仍是隐晦无边,水面上漂的一片片全是浮尸,有道是:「人动杀机,物能感知,而天动杀机,人莫能知。」当时天下纷乱,遍地都有杀生害命之举,这也许就是老天爷动了杀念,单是清廷弹压太平天堂这十几年的时间裡,由于灾荒战乱而死的人口,就有将近七千馀万,您数数那时候整个大清国统共才多少人?战事最激烈的这几个省真是十室九空,人烟灭绝,行出数十里,也不见半个活人,即便那些没被洪水吞没的村镇田舍,也多是房倒屋塌,空空荡荡,连鸡呜犬吠声都听不到,各处都是一派死气沉重的气氛。
张小辫做了雁营营官,心下本来极是自满,但在舢板上看到天灾兵祸的大劫之下,满目尽是凄凉影象,忽觉值此乱世,即便真能搬迹了,也难快活受用,便对众人说:「我看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,咱们雁营捨生忘死,拼着性命平寇杀敌,不为别个,只为了早日国泰民安,让天下百姓再不受这离乱之苦。」
雁排李四和孙大麻子、雁铃儿等人闻言齐声称是,心中尽皆歎服,对他信服得五体投地,却不知张小辫心裡正在思量着:「若非是民丰物足的太平盛世,张三爷空有家财万贯,也没处花销享乐,身居高官还得替上下排忧解难,所谓『将军铁甲夜渡关,朝臣待漏五更寒』,如此整日地奔波劳碌耗费心血,那能有什么兴头?」
雁铃儿见张小辫身边有隻黑猫,那黑猫虽是疲懒,却生了两隻黄金眼睛,睥睨之际好生灵动,但此猫只与张小辫一人相熟,从不和旁人接近,她好奇心起,就问道:「三哥,听说你在灵州城做捕盗牌头的时候,活捉潘和尚、白塔真人一干巨寇,全凭城中的猫子暗中相助,可否真有此事?」
张小辫早就故意虚伪些豪杰的物事,此刻被雁铃儿一问,恰是揉到了痒处,便说道:「咱和野猫天生就是有缘,提起灵州城裡那些家猫野猫之事,实是稀罕得紧,怎么个稀罕?真教开天闢地稀得见,从古到今罕得闻,昨天那个说书老师大言不惭,还敢号称什么──褒贬忠奸评善恶,纵横播捭(ㄅㄞˇ)阖论古今,他也不过是能说几套老掉牙的古旧大书罢了,连个老猫能言的说话都不会讲,可恨那厮更是有眼无珠,不识咱们当世的好汉铁汉,他要是肯跟在三爷身边做个师爷,保管他这辈十能见些真世面,单是咱灵州野猫的事蹟,也充足他编几个拿手的段子出来。」
张小辫乘在舢板上随军而行,眼见四野茫茫,还远远未到黄天荡,便顺口许诺,趁机对身边的几小我侃起『猫经』,说是咱们灵州花猫,多为汉代的胡种,最具灵性神通,至少有两百多种名品,非是外埠的通俗猫子可比,别看牠们整天东游西荡只知耍閒,其实这人世间的事情,就没有牠们不晓得的,不仅能够感应吉凶祸福,更有很多奇异能为。
你看那些灵州之猫,无不是两色相间,凡属此类,都擅于调配「猫儿药」,从前的猫仙谭道人,就曾走街串巷,售卖猫儿药济世救人,不知治好了多少疑难杂症,但这猫儿药只有野猫能配,就连谭道人都不知悉数秘方,他虽精通猫道,却也没办法掌握千变万化的猫儿药。
原来在灵州城内外,生长着很多草药,假如哪隻野猫被蛇蝎咬了,或是受了什么别的创伤,牠都会自行去衔来几株药草,混合了服食,用以拔毒疗伤,这就是所谓的「猫儿药」,治起病来万试万灵,但这配方随着季节时令转变,到如今也没人知道野猫们是怎么配药的,那可真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。
张小辫正说到兴头上,雁铃儿等人也都听得入了神,忽听一声「雁哨」响亮,众人心中一懔,情知有变,还以为在途中碰到流寇,却不知来了多少敌人,纷纷在船上举起抬枪,却见从远处的水面漂过来一件物事。
水面上那东西同流合污,起起伏伏愈来愈近,顷刻间离得雁营舢板就只一箭之地了,众人方才看得清楚,却是一隻体形极巨的老狐狸,身上跨着一颗大窝瓜浮水而来,那老狐额前顶着个白斑,乍一看就宛如彷佛是有三隻眼睛,牠挤眉弄眼地骑在瓜瓢上,碰到「雁营」这数十艘舢板和一排排抬枪弓箭,竟然涓滴也不惊慌,直将众人视如无物。
雁营兵勇虽然骁勇善战,却多是迷信鬼神之辈,见这三眼老狐骑着窝瓜渡水,而且不知避人,物性反常,多半是成了精的妖物,见着牠可不是什么好兆头,杀之也恐不祥,所以空举着排枪,谁也不敢脱手击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