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在位置:鬼事集 > 宜昌鬼事 > 宜昌鬼事3大宗师 > 浏览文章

第80章 晷分部黄裳开窍

【宜昌鬼事3大宗师】 蛇从革 2024年04月20日 字体:
  黄夫人走到老妇人身边,轻声地问老妇人:“弓衣把黄裳用急火水蒸,是个什么道理?”
  老妇人对着众人说:“大家都放过弓衣吧,老婆子求你们了。”
  家仆都只把夫人看着,夫人慢慢颔首。家仆把木杈松开,讪讪的退到厨房门口。老妇人看着家仆们依旧是一副夷由的样子,对着地下的弓衣仍然十分的忌惮。
  老妇人对着夫人说:“夫人你把脸转曩昔。”
  夫人还不知道她要干什么,老妇人的脸忽然敏捷转变,皮肤化作鳞片,眼睛分开两边,然后一条巨蛇从老妇人的衣服里升腾出来,比弓衣化的蛇大了很多。
  巨蛇的头部长着麟角,蛇身上已经长出了四个爪子,巨蛇在厨房里绕了一圈,把几个木杈都抓在爪子里。这时候,黄员外已经醒转,看到这条巨蛇的身体中段,有一个伟大的伤痕,伤痕并未痊愈,依旧绽开一个伤口。
  家仆们都吓得逃开。巨蛇转了一圈之后,回到黄员外和夫人身边,恢复到了老妇人的模样。
  但是黄员外已经确认了这个巨蛇,就是昔时本身掩埋的那条渡劫的蛇,所以并不害怕
  老妇人问黄员外:“刚才蒸笼可曾打开过?”
  黄员外摇头,老妇人喘一口气,“那就是万幸。”
  夫人也问:“弓衣到底在做什么?”
  “助你家公子开窍。常人的心有四窍,而你家公子有七窍。只是七窍都被淤翳堵住,心神不得上行,堵在带脉。”老妇人说,“弓衣用蒸笼蒸你家公子,就是要把蒙心的淤翳化解,但是热气逼迫在公子的周身穴道,假如揭开蒸笼,风寒侵入穴道,就顺着经脉逆行,公子不仅无法开窍,更有性命之忧。”
  黄员外听了,后怕不已,庆幸刚才对弓衣的信赖。
  不过这就是黄员外心地善良不把弓衣当做妖孽的善报,因此救了儿子的性命。
  “公子的生辰全阴,”老妇人说,“他出生的那日,是几百年难遇的一个时辰,也是我修炼五百年渡劫时刻。”
  “我儿子。。。。。。”黄员外问。
  “所以公子日后非同凡响,但是要先过十七年的灾祸。”老妇人说,“在这十七年里,一样平常的妖邪鬼魅,也就罢了,但是他命中的克星和多年的厉鬼找上门来,你们伉俪二人也无法招架。”
  “所以你就安排了你孙女过来珍爱我儿子?”黄员外问道。
  老妇人颔首,“昔时我渡劫到了紧要关头,终究是修行不够,被天雷击中了身体,挂在树枝上,苟延残喘,立刻就要毙命。所幸员外有好生之德,不仅将我掩埋在土里,更是把我的孙女弓衣遮蔽起来,逃避天眼。”
  黄员外和夫人相互看了一眼,实在是无法想到竟然真的有这么多弯曲勉强。
  老妇人继承说:“弓衣逃避了天眼,在掩埋我的泥土,钻出一个空洞,每三月衔一鸟蛋给我喂食,让我身体逐步恢复。当我吃了四十四个鸟蛋,到了我能从土里钻出、随意行走的时候,已经过了十一年,我就带着弓衣到你家来报恩,没想到黄裳竟然得了一个高人庇护。”
  “没有人来庇护他啊?”黄员外细心回忆。
  “我带弓衣来的时候,”老妇人说,“就已经看到了公子的脖子上挂着一个螟蛉。”
  “那是他的义兄周侗送给他的信物。”黄员外诠释。
  “那就是了。”老妇人颔首,“世间流传了千年,说螟蛉是天下斩鬼的利器,只是没有人能把他炼成宝剑,所以只有名声,把持过螟蛉的道士和高僧都无法运用。在唐末时期,螟蛉不知着落,听说被武威郡的一个术士世家所收留,那个术士世家,就是周姓。”
  “那个周侗是一个周姓巫师的儿子,”黄员外回忆,“不知道为什么要来跟我儿子拜了结义金兰。”
  “那就是公子的福气了。”老妇人说,“周家巫师的名声在秦地赫赫有名,不知道为什么到了福建,这就是机缘所致。并且让周侗做了你家公子的义兄。”
  黄员外又问:“如你所说,我儿子十七年灾祸,为什么在十一岁之前,没有任何不测。”
  “公子的生辰全阴,”老妇人继承诠释,“十二岁之前,天下百鬼不得侵犯。但是到了十二周天曩昔,天生自带的九龙冰罩就化解,免不了有妖魅来侵扰。周家巫师把螟蛉给了公子,就是再厉害的厉鬼,也不得近身。但是公子的波折并不来自鬼魅妖邪。他也犯七煞,招血光之灾。”
  “啊!”黄员外忽然想晓畅了,“弓衣一向贴身跟着黄裳,就是要珍爱他不被恶人所害!”
  老妇人把身体对向黄员外,“老爷救我和弓衣两条性命,本就不该有绝嗣的报应。”
  “那风林岙的事情,”黄员外颔首,“肯定是弓衣所为,可是死了那么多人,弓衣也太、太、太。。。。。。。”黄员外不好诘问诘责,只是看着地上的大蛇。
  “这个事情,老爷你想错了。”老妇人说,“那些人都是你家公子,黄裳杀的。”
  “啊!”黄员外伉俪同时惊呼。
  “公子虽然心智被淤翳蒙住,”老妇人说,“被山匪掳去,绑在山洞里,弓衣化作本相,一向偷偷跟着珍爱,看见山匪为了赎金,临时不会加害公子,就到我修炼的水潭找我。我跟着弓衣到了风林岙山洞。却不敢靠近,由于来了一个厉害的人物。”
  “那人是谁?”黄员外问,“连你们都害怕。”
  “那人是华山的一个隐士。。。。。。”老妇人说,“法术十分高强,他其实在我渡劫那晚,已经和老爷见过一壁。”
  黄员外和夫人对视,伉俪二人内心晓畅,这就应了郎中的那句话了。
  老妇人继承说:“当时山匪把公子绑在山洞,引了无数鬼魂来觐拜公子,公子当时已经受了惊吓,螟蛉的威力发作,群鬼都受公子指挥,于是。。。。。。”
  “于是我儿子御鬼,”黄员外叹息,“所以杀了这些人。”
  “老爷昔时一直的跪拜恳求,宁愿用本身的性命换公子的安全。”老妇人说,“那个隐士原本是来度化你家公子,但是见到你的恳求,便不再忍心让你老年丧子。所以,他也就没有出手。”
  老妇人把黄裳的事情来龙去脉都说了个干干净净,伉俪二人再也没有什么疑问。老妇人看了看蒸笼,又在灶膛里添了几根柴火。地下的弓衣的身体也慢慢缩小,变成了人形,只是袒裼裸裎,黄员外把脸背过。弓衣走到柴堆,拿了衣服穿戴划一。然后走到老妇人身旁,老妇人牵着弓衣,两人同时跪下,向黄员外伉俪轻轻磕了三个头。婆孙两人,牵动手,慢慢走出厨房。表面的家仆大致也晓畅这两人的来历,都让开道路。
  黄员外伉俪让家仆守好蒸笼,亲自送婆孙俩到了门口,婆孙俩不再回头告辞,只是牵手慢慢行走,走到远处,身体膝行,然后消散在路边的草丛里。
  黄员外伉俪叹息不已,想起黄裳还在蒸笼里。于是立即回到厨房,就在此时,蒸笼的盖子已经被翻开。两人看见蒸笼里,黄裳盘坐在笼屉,紧闭双眼衣服湿透,贴在身体上,浑身上下湿淋淋的,黄裳的脸色通红。
  忽然黄裳的眼睛展开,四个瞳孔都放出夺人的锐利眼光。震得伉俪二人身体向后退了两步。
  黄裳跳下蒸笼,走到了怙恃面前跪下,终于开口说话:“爹娘,这十七年来,让你们费心操劳了。”
  黄裳的声音浑厚清晰,一脸诚恳。再也不是之前的痴呆模样。
  黄员外伉俪伸手摸在黄裳的头顶,心神激动,无法说话,两个老人同时落泪,只能说:“好,好。。。。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