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阅读镜里乾坤全集
所在位置:鬼事集 >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> 镜里乾坤 > 浏览文章

第二章 镜里乾坤 兵家秘诀二

【镜里乾坤】 天下霸唱 2024年03月27日 字体:
  曹操闻言默然不语,他麾下猛将如云,个个带着诛龙斩虎之威,皆有力敌万夫之勇,众将见曹操面有愁容,就纷纷上前请命道:“丞相勿虑,容我等下水斩此妖孽!”随即搭一艘战船入水,乱箭齐射,江鼋见有敌来袭,竟然不再争斗,同时掉头撞击战船。

  曹操窥觑江面良久,猝然生出一计。兵家权谋之道,讲求审情定机,揣情摩意,不难看出这二鼋为争一穴互相缠斗,不死不休,遇着外敌时又能结阵以求自保,正同孙刘联军一样平常,古人言:“鹬蚌相争,渔人得利。”现在赤壁之战难操必胜之券,荆州定而未稳,不如临时收兵,留下荆州为饵,使孙刘两家反目成仇,令其自相残杀消费实力,待到我军踏平西北,再来扫荡江南,岂不如踏平地一样平常?

  曹操当即决定,要舍去临时之虚名,建立不世之奇功,于是自动露出败象,自行焚烧大营平息疫情,同时收兵北退。

  孙刘联军趁势追击,但曹军有虎豹骑精锐断后,实力未受重创,天下由此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。

  蜀吴两方没能识破曹操的阴谋,果然由于争取荆州失和,而曹操却行使这临时机,西征击溃了以马超为首的关中诸军,又清除了汉中张鲁,对西蜀和东吴构成了战略压抑,修建了整个魏国基础。

  孙权用计争取荆州,害死了关羽,刘备发兵诛讨东吴为关羽报仇,效果被火烧连营兵败亏输,病死于白帝城,东吴也元气大伤,屁滚尿流,不得不向曹操称臣。

  曹操行使兵家权谋之术,彻底驾驭了天下形势,眼看大局已定,不免目空海内,但他还不想废献帝自主,声称:“纵然定命在我,我也只乐意做周文王。”只是没想到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,昔时的老叟已另觅传人司马懿,并授以阴阳权谋之道。此人擅长闭门不出,在曹操死后屡次进献巨谋奇策,灭蜀平吴,成为了全盘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,曹魏江山终于落入了司马氏囊中,从此三分归晋,”兵家秘诀”也临时在历史大轮回中鸣金收兵。

  元朝末年,官府统治阴郁腐败,终于大局糜烂,不可收拾。各地百姓不堪残暴压榨,纷纷揭竿而起,群雄相争,尚不知鹿死谁手。

  当时有名士施耐庵,生而好学,博古通今,他悔恨元帝残暴,常年游走四方,联络各地义兵,谋划抗元大业。

  某日,施耐庵被元兵追捕,独自逃入深山,效果迷失道路,环视周围,所见尽是危石奇峰,绝无人迹,内心甚是悚惶,莽莽撞撞地走了半天,途中见有一个少年乞丐饿倒于路边,眼看就要饿死了。

  施耐庵心地仁厚,便将身边仅有的半块干粮给他喂下。那乞丐跪地感谢救命之恩,然后与施耐庵二人结伴探求出山的路径。走到深夜里,发现山林中有座破庙,两人身上又饿又冷,凄惶之际,只好栖身在破庙泥胎中过夜。

  施耐庵刚刚睡着,忽听庙里窸窸窣窣有脚步声响起,他以为是元兵追至此地,大气也不敢出,从泥胎缝隙里偷眼观瞧,就见两位赤瞳黄衫客,正在灯烛下对弈,身后各有侍童数人,执意甚恭。

  施耐庵忧虑惹祸上身,不敢露面,继承藏身在泥胎中窥探,却听那两位黄衫客纵论古今得失成败,言辞古意昂然,高谈阔论,无不尽中机宜,再看棋局间往来纵横,好像暗合兵法,神妙无方,常人难测其奥。

  施耐庵大为叹服,知道是碰到了世外高人,立刻从泥胎中爬将出来,拜见那二位黄衫客,恳请收纳为徒,传授兵法古术,用以匡扶天下。

  那两个黄衫客见状并不惊奇,当即请施耐庵落座,他们自称其祖辈乃是春秋战国时鬼谷子门下,历代隐居于此山,有很多年不见外人了,而今有人误入山中,也是机缘难得,看来天下大变在即,合该兵家出世定乱,于是掏出一捆竹简,告之施耐庵:“此乃兵家秘诀,分为形势、技巧、权谋三篇,内合阴阳术数,蕴涵寰宇形势转变,暗藏扭转乾坤之机,如能领悟其中一篇奥妙,当有九五之尊。”

  施耐庵忙说:“我一介布衣,从不敢有非分之想,只求能够辅佐英明圣主,颠覆元人暴政,以解天下苍生倒悬之苦。”

  那两个黄衫客闻言怪笑了几声,当场将竹简尽数相授,施耐庵再次拜倒道谢,随后在灯下翻阅”兵家秘诀”,越看越是入迷,浑然忘怀了身外之事。

  猝然里一阵山风将庙门推开,顿时寒意袭人,施耐庵周身打了个寒战,等他抬起头来,却不见了那些人的踪影,此时天气破晓,晨雾只见有一群长臂苍猿,正自穿林越涧而去,为首两头巨猿都是赤瞳黄背,空山沉寂,猿声须臾间已在数里之外了。

  施耐庵心中惊疑不定,站在破庙中茫然若失,还没回过神来,突然脑后被人狠狠打了一记闷棍,当即昏倒在地,等醒来之后,发现脑袋上满是鲜血,”兵家秘诀”不翼而飞,而那个躲在泥胎中的少年乞丐,也早已不知所终。

  施耐庵心知是那乞丐恩将仇报,趁己不备,盗走了竹简兵书,未成想世间竟有如此狼子野心之辈,不由得追悔莫及,却也无可奈何。好在施耐庵已将”兵家秘诀”尽数记在脑中,当下匆匆忙忙离了荒山野岭,后来他怀抱宏远,投奔到农夫起义兵张士诚帐下,充为军中幕僚,谋划了很多攻城夺地的奇计妙策。却因张士诚居功自信,一意孤行,亲信佞臣,疏远忠良,施耐庵几次谏劝,张士诚都不予采纳,于是愤然脱离平江,此后意气消沉,浪迹江湖,很多年后他才知道,当初本身在深山里搭救的少年乞丐,正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。

  原来濠州有个出身贫苦的朱元璋,幼时名为朱重八,靠给大户人家放猪放牛为生。元顺帝四年淮北蝗灾,赤地千里,百姓易子而食。十六岁的朱元璋孤苦无依,成了一个流落乡野的乞丐。